2016-01-08
国内首座“水立方”式膜结构地下高铁站房
日前,京津城际于家堡站房工程钢结构工作已经完工,进入装饰装修及配套设施的安装施工阶段。据悉,该工程膜结构将采用与“水立方”同样的ETFE膜。

京津城际于家堡站是国内首座地下高铁站房,露在地面上的站房顶棚是一个长143米、宽82米、高25米的巨型钢结构,呈“贝壳”形。这个由36根正螺旋和36根反螺旋组成的单层网壳结构是世界上首个 “单层网壳钢结构体系”,不仅可以呈现出贝壳般美丽的形态,还可以把地面的光源引入地下,增加层次感并节约大量能源。但由于其呈不规则体系,受力形式复杂、施工难度大、精度要求高。为实现设计要求,膜结构公司项目部成立课题组就整体施工、中部提升、胎架卸载、双支座安装等方案逐一进行分析讨论,经过多方论证,确定了“外围散拼、中间提升”的施工方案。其中,中部提升区域一字型提 升架优化为方形提升架,保证了提升安全与提升进度,实现了结构安全,同时大大节约了临时支撑的成本投入。在胎架卸载工序准备阶段,经过反复研究,决定将原有自外围向中部卸载的顺序进 行调整,优化为由内而外的逐级分步卸载方案,既保证了挠度的正常逐级变化,也保障了胎架卸载的安全稳定性。

于家堡站的膜结构是由三个“塑料顶棚”组成的“亭子”。据膜结构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并不是普通的塑料,而是ETFE膜,北京的水立方应用的就是这个材质。这个小“亭子”是一个样板,以后 “贝壳”形穹顶的钢结构上也会安装这样的膜结构。ETFE膜是一种坚韧的材料,各种机械性能达到较好的平衡 抗撕拉性能极强、抗张力强度高、中等硬度、出色的抗冲击能力、伸缩寿命长。同时, ETFE膜还是良好的电介质材料,绝缘强度高。选择的是透明的ETFE膜,中间有银灰色的镀点,为了满足折光率的要求,同时也会使颜色更加丰富、亮丽。高铁站地下一层未来将成为候车大厅,市民在大厅内沐浴阳光,享受着光影带来的动感,等候车辆入站。

目前,中心商务区也在积极做好高铁周边的交通分流配套规划,未来还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在于家堡站交会,海河上则将建设更多的桥梁,在河面上尝试水上交通。多层次、立体化地推动区域交通发展 ,让在此工作、游玩、休闲娱乐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,助力区域繁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。